长期以来,“双一流”的遴选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指导高校发展的风向标和指挥棒。近期发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双一流”将“完善多元评价体系”、“逐步淡化双一流身份色彩”等一系列方针政策。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入选的一流学科数量过少,行业特色学科未能入围,将导致一批学科优势明显的地方高校与一流学科失之交臂。”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认为,“一流学科”遴选标准不明确、差异化路径不清晰等问题,均有待进一步加强指导。
“加快促进地方高校学科的特色化发展,是‘双一流’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的必由之路。”乔旭委员表示,随着“双一流”计划的推进,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等多个省市实施了省级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的建设,致力于完善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特色发展格局,一批高水平地方高校纳入了建设范畴。应进一步加大“双一流”省部共建力度,给予省级高水平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的接轨渠道和实际支持。
一流学科差异化遴选评价标准如何制定?乔旭委员建议,根据不同类型学科,确定一流学科差异化遴选的评价标准,如工程技术等学科,并着重考察创新创业人才输送、产业引领力和支撑度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
如何解决因“身份色彩”带来的招生、就业等影响?乔旭介绍,“双一流”计划启动时就提出了“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原则,早已“变相”,实际情况是“总量控制”有余、“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不足,“双一流”计划内外不同高校的同一学科水平反差大。乔旭呼吁,实行动态调整淘汰机制、淡化“双一流”身份,避免高校在学科定位方向上的同质化,促进地方高校学科特色化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网
- 1027 次浏览
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