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望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明确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的发展方向,3月26日,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研讨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
开幕式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建设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中国传播学是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要完成这一目标,一是着眼于传播中国价值,明确努力方向;二是着眼于寻求普遍规律,拓展研究领域;三是着眼于培养时代新人,打造人才队伍。崔士鑫表示,人民日报社作为与清华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部校共建单位,愿与学院等学界业界一道深化协作、携手并进,共同为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传播学打造优质人才队伍,贡献智慧力量。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认为,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的未来、共同研究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希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能在各界同仁的帮助下,本着“吸收外来、不忘本来、开创未来”的态度,为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解决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作出理论贡献与学术创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表示,解决中国问题、造福中国人民,是中国传播学的重要使命。中国传播学既属于中国,更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建院二十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愿和各位同仁携手助力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建设。
上午的主题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周庆安主持。在主题论坛中,各位学者围绕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传播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确定了“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的方针,历经数十年发展的中国传播学在新时代肩负重要职责使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之际,要坚持“守正创新、融通中外、根植实践、引领时代”的“新16字方针”,促进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的创新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表示,当前中国的传播学正面临着一个历史化的转型期。一方面,国际历史范式的转型亟需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作为回应;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理论和实践范式的转型带来了社会链接的重组与社会发展结构的重构,这就要求学界能够及时将实践中新的传播现象与经验概念化、范畴化、框架化并最终普遍化。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赵月枝表示,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传播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有许多值得学界关注的经验与启示,因此中国的学者更要着眼于“真研究”“真问题”,真正做到基于实践。
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认为,建设当代的中国新闻传播学是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要突破现有认识,不再把传播学简单地视作“舶来品”,要看到中国历史文化中丰富的研究资源;另一方面要突出“新时代”,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提出,随着社会日益复杂、问题日益重大,交叉学科与新学科的建设显得愈发重要,新时代中国的传播学应更具包容性,吸纳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开辟更多研究视角,这也是当前大力加强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认为,新时代中国传播学要充分发挥善于发现和善于引领的优势,借助多学科力量实现发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党委书记张涛甫提出,要针对当前的知识生产结构做好“加减法”,构建我们自己主体性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构建一套逻辑自恰且能有效回答来自实践的重大命题、与中国传统实践无缝对接的理论话语体系。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肯定了当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实践转向的重要性,并提出我们应当在业务、理论和历史三个层面的研究中实现实践对于新闻学知识体系构建创新的路径指引。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指出,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守正创新”,对于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下午的座谈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虞鑫主持,与会学者们就加拿大著名学者达拉斯·斯麦兹所著《依附之路》中文版出版问世之际,围绕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相关范围和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最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和赵月枝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
来源:清华大学
- 1059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