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肝内胆管癌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仅次于肝细胞肝癌的第二大常见原发性肝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具有起病隐匿、高度侵袭、高度异质、预后不良等特点。其中,起病隐匿、高异质性是影响肝内胆管癌靶向及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解析肝内胆管癌发展不同时期肿瘤组织内部的动态异质性,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自动化学院叶凯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李蕾教授团队建立肝内胆管癌小鼠模型,采集时序单细胞转录组数据,整合多维组学数据,分析验证了调控肿瘤异质性的关键调控网络、早期起源细胞、关键驱动基因、内皮纤维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相互作用。

  研究发现在肝内胆管癌肿瘤细胞中存在应激反应和增殖性肿瘤亚型。使用基因共表达、图网络挖掘等机器学习方法首次发现两种肿瘤亚型中异质性的转录因子及调控网络。首次发现并验证肝脏内部上皮细胞从分化到癌化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基因,并首次发现顶端内皮细胞在响应纤维细胞刺激的同时促进纤维细胞的重塑,最终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的动态过程及分子机制。本研究报道的多种关键细胞类型和驱动基因提升了领域对肝内胆管癌的发病机制及瘤内异质性的认识,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该项研究工作依托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一附属医院单细胞测序平台,Med-X研究院数字医学研究所,电子与信息研究院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三个干湿结合平台。研究成果以“基于单细胞转录组的肝内胆管癌起始发展细胞异质性研究”(Cellular heterogeneity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es during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为题发表在《肝病学》。西安交通大学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自动化学院王庭杰博士生与华中科技大学徐传瑞教授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叶凯教授为末位通讯作者,李蕾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发病机制 重要进展
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