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发布

  5月29日上午,国内首部《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发布会暨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林大厦三楼多功能厅举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民盟省委副主委薛建辉,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徐子敏,校党委书记蒋建清,校长王浩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出席活动。兄弟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代表,媒体代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由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智库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编写,是我校继国内首部《生态林业蓝皮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报告(2019-2020)》后打造的又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智库成果。日前,该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发展战略,分为总报告、评价篇、碳达峰碳中和篇和政策布局四个篇章,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研究,以期为国家和地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发布会上,王浩代表编委会向关心支持“生态文明绿皮书”编撰出版的各级领导,全体参编人员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是农林院校必须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和实践课题。他表示,组织学术力量编写“生态文明绿皮书”,是学校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项积极探索与实践尝试。未来,学校还将进一步发挥多学科交叉集成优势,敢于创新、勇于进取,不断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贡献更多的南林智慧与力量。

  李春生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生态文明绿皮书”这一研究成果。他表示,如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皮书编委会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多层次、多角度对我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有价值、有分量的思路和建议。他希望,南京林业大学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继续围绕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不断地推出新成果,为持续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国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郝育军代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对“生态文明绿皮书”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林草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南京林业大学作为国家林草科技战略力量和“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近年来,通过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智库、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等理论研究平台,陆续产出了“生态林业蓝皮书”“生态文明绿皮书”等系列重要成果,很有价值、富有成效,值得林草等相关领域在工作中大力推广和应用。他希望,南京林业大学继续凝练方向,充实研究内容,发挥研究优势,不断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利民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向“生态文明绿皮书”的研创机构——南京林业大学表示祝贺及感谢。他表示,本次发布的国内首部“生态文明绿皮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着眼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意义、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问题挑战、战略选择与实现路径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议,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及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他希望,与南京林业大学继续加强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水平,共同推动中国学术出版的繁荣与发展。

  徐子敏在致辞中表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国家未来和人民福祉。近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通过举办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生态文明建设产教协同创新成果展示等活动,推动高校加大相关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积极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南京林业大学牵头编撰的“生态文明绿皮书”正是这一领域的创新智库成果,将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他期待,南京林业大学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新起点上,不断彰显农林底色和生态特色,紧贴新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培养更多合格的生态型人才,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薛建辉、蒋建清、王浩、徐子敏共同为“生态文明绿皮书”揭幕。

  在随后举行的皮书推介环节,蒋建清代表编委会介绍了“生态文明绿皮书”的主要内容及核心观点。蒋建清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为了秉承“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初心使命,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智库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编写出版“生态文明绿皮书”,既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更是一种担当。书中的“总报告篇”从定性研究的角度,阐释了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及意义、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问题与挑战、战略重点与实现路径,并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议;“评价篇”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出发,选取权威的评价指标数据来源,首次创新性地构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模型”;在“碳达峰碳中和篇”和“政策布局篇”,分别组织相应的科研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等,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总量控制与系统排放,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农林高质量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总体而言,“生态文明绿皮书”围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战略方向、重点任务、政策布局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力求为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参考。蒋建清希望,借此机会与更多关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发展的仁人志士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绿皮书”生态文明指数评价课题组负责人,校国际合作处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杨加猛就发布的“生态文明指数评价体系”做了专题介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本书从绿色发展、自然生态高质量两个结果维度,以及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四个路径维度,构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共6类30个指标。采用CRITIC法和线性加权法对2011-2019年全国和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时空动态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省域受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建设水平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从发展维度来看,两个结果维度指数平稳增长,四个路径维度指数波动幅度较大,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一定的分化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群对“生态文明绿皮书”进行了点评。他指出,“生态文明绿皮书”具有“三高”、“三广”和“三强”的特点,分别是站位高、水平高和指数高,全书整体的选题定位、谋篇布局、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等都很见功力;同时,全书的研究维度广、研究思路广和教育传播意义广。能够产出如此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李群认为,这得益于团队科学高效、合理分工、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的原创组织体系,组织力强、团队能力强和学校支持力度强都为本书的编写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态文明绿皮书”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资政报告,是林业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项重要工作,值得持续编撰出版下去。

  本次研讨会还特邀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民盟江苏副主委薛建辉分别围绕“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绿色转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创新”“生态文明内涵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报告。

  副校长缪子梅在总结会议时强调,“生态文明绿皮书”的发布是一个新的起点,将激励学校更好地整合智库资源和科研团队,为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提供南林智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校120周年华诞。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科研机构 生态文明
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