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年度总结会在北航召开

  2023年1月11日上午,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年度总结会在北航如心会议中心中报告厅召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陶智、吕卫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宋迎东,西北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人力资源部专业人才处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26所高校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50余位专家和代表通过线下/线上的形式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董卓宁主持。

  虚拟教研室是“智能+”新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在“学校主导、学院主体、基层教学组织主责”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自2022年3月正式获批以来,初步构建了“3+1+N”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形成了“管委会+行政主任+6个工作组”的组织框架。

  吕卫锋在致辞中代表学校肯定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过去一年克服疫情困扰所做的各项工作,表示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处于人才培养前沿阵地的虚拟教研室更是责无旁贷。他指出,2023年学校将继续认真落实教育部对于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的各项任务部署,继续支持硬件建设和场地配套,与成员单位深度协同,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他提出“强化思想引领,扩大专业影响”“强化合作共享,丰富线上资源”“鼓励多元探索,助力人才培养”三点要求,希望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作为新型协作育人模式的“试验田”,一定要为培养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做出持续的贡献。

  虚拟教研室主任、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闫晓军汇报了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重点工作。他阐述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智能+”新时代基层教学组织的定位,并从机制体制探索、教育教学研究、虚拟仿真平台和线上资源共享等四方面对2022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详细汇报了线上课程、设计大赛、官方网站等三方面2023年的重点工作。

  中国航发集团人力资源部专业人才处副处长刘锦虎表示航发集团高度重视虚拟教研室建设,下大力度开展科普基地、总师讲堂、设计软件等相关工作,后续将与各成员高校一起,针对航空发动机人才储备、综合素质培养、理论教学与实际需求协同等问题,持续深耕协同创新试验田,携手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新格局,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

  西北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王占学表示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虽是一个“小众”专业,但对国家来说战略意义重大,如何把一个“小众”、重要的专业建设好,需要统筹规划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虚拟教研室应当坚定拥抱未来新技术,将航空发动机人才培养与云技术、智能技术、数字孪生技术、脑科学技术深度融合,将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办得更活更好。

  宋迎东在讲话中表示,虚拟教研室运行一年来成效显著,搭建了一个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兄弟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新平台。南航高度重视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将从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建设、航空发动机现场课建设等方面贡献力量。同时他还建议,航空发动机科普活动和科普短视频非常有必要,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高中生。兄弟高校应制定更多激励政策,鼓励年轻老师投入专业建设当中。

  北航教务部部长钱政对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支撑教师的在线教研,是探索和布局“智能+教育”的新范式和新体系,也是未来高校教研工作的新形态。希望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能够建成高水平的全国性教研组织,产出一批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出一批教学名师,培养出航空发动机领域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

  虚拟教研室管理委员会主任、北航副校长陶智回顾了虚拟教研室运行第一年的建设工作并指出,教研室定位使命愈发清晰,机制体制愈发鲜明,建设目标愈发明确。“虚是手段,实是效果”,希望26个成员单位能够真正协同起来。他建议成员单位继续提供政策和场地经费支持,积极研究推进校际学分互认,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广大教师积极性。同时也希望航发集团在仿真软件共享、航空发动机设计大赛举办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他表示,虚拟教研室影响很大,意义深远,希望能够和各成员单位、全体教学科研工作者一道,携手并肩,共谋共建,助力新时代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

  据悉,虚拟教研室是教育部对于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采用“3+1+N”协同组织模式,汇聚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厦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民航大学、航天工程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北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西华大学等26个成员单位。虚拟教研室启动会于2022年4月16日于北京召开,确立了“管委会+行政主任+6个工作组”的组织框架,成立了专业规划、虚拟仿真、课程建设、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平台运行等6个工作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打造顶层规划促进专业发展、建设全行业人才培养的虚拟仿真实践基地、以虚拟教研室平台推进名师课程教材建设、以行业需求为牵引推进高校实习实践工作、虚拟教研室的日常活动组织保障等。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