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中文教师教育论坛上周末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的正式成立会议,也是联盟首次线下开展的全球性会议。
来自阿塞拜疆、埃及、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美国、南非、泰国、新加坡、匈牙利、意大利、印度尼西亚、英国、越南、中国(含中国澳门)(按照中文拼音排序)等15个国家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齐聚华东师大,围绕主题开展深入研讨、群策群力、凝聚共识。大会开幕式由华东师大副校长顾红亮主持。
会上,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韩国又松大学副校长甘瑞瑗、意大利都灵大学副校长史芬娜、美国肯扬大学教授白建华、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主席李复新、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教授纳希德共同为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揭幕。
钱旭红在致辞中指出,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国际中文教育,不断推动“新中文”建设,积极探索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海外本土中文教师。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的成立,既是充分释放学校的育人优势和教师教育特色,也是回应国际中文教师教育新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他期望,联盟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加强成员单位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甘瑞瑗表示,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桥梁工程,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与中国的交流互动,而教师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切实关注教师、教材和教法的密切联系,发展成为全球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研究的领跑者。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在视频致辞中提到,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虚拟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关注中文教师的培养体系,通过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让每一位中文教师都能够胸怀国际视野、具备专业素养。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作联盟发展规划战略解读。他指出,联盟将在全球中文教师教学模式变革、理论研究范式迭代、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国际中文教师数据库建设等多维度打造合作共享平台,以促进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从而构建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
会上,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中国人民大学李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分别就“从英语教师教育到汉语教师教育:国际传播的哲学思考”“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教师教育70年”“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发展创新”等主题作主旨报告。
参会代表围绕中文教师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小组展开圆桌讨论。南非开普敦大学马跃教授、美国肯扬大学白建华教授、英国理启蒙大学张新生教授,以及韩国庆熙大学朴赞旭教授作为各组召集人进行交流分享。
聚焦联盟的性质定位、发展目标、建设方向、体制机制、实践路径等维度,与会专家在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建设与发展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了务实而充分的交流。
大家纷纷提出要进一步理顺联盟工作与管理机制,加强平台资源建设,开展教师培养与评估,结合当前全球中文教师教育的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以联盟促进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杜震宇主持。
越南河内国家外国语大学阮黄英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吴勇毅教授分别作会议总结。他们建议,联盟的建设与发展要树立世界眼光,充分关切各国发展中文教师教育的国情、语情,针对不同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创新,探索AI时代的数字化师资、数字课堂等跨学科实践模式,着力培养“中文+”多学科人才。
华东师范大学校领导孟钟捷在闭幕致辞中指出,面对当前全球日益增长的高质量中文学习需求和中文教师教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应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共融发展的心态加强合作,务实推动学术对话机制构建、师资队伍标准制定、课程教材共建共享,真正让联盟成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国际中文教育师资队伍的强大推动器。
本次大会是国际中文教师教育领域的国际盛会,不仅激发了世界各地学者对中文教师教育这一议题的关注,更为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学科发展、学术引领、创新研究提供了学理支撑和实践路径,将有效推动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可持续发展。
联盟在会议期间召开了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和年度工作计划,共同推选产生了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委员会推举华东师范大学作为联盟秘书处常设单位,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丁安琪为首届联盟秘书长。
全球中文教师教育联盟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多家中文教师教育单位和个人联合发起,全球范围内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政府、非营利、开放性的国际合作组织,旨在搭建一个和平友好、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全球性中文教师教育合作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推进各联盟成员单位的合作交流,和衷共济、共荣发展。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 810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