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人才发展专委会”)于2024年9月24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华中地区高校人事人才与评价改革研讨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人才发展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云海、常务副秘书长吴报华、学术秘书秦冠英以及来自湖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5省共36所高校80余位人事人才工作者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学校人力资源部部长郭上江主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致欢迎词。李建威代表学校向各高校人事人才工作领导及同事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协同推进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需要人事人才工作者共同努力。希望以此会议为契机,各高校人事人才工作者共同探讨人事人才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交流经验和想法,凝聚智慧,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人事人才工作者的力量。
郭上江分享了地大人事人才机制体制改革的经验,并详细介绍了学校人才引进与培育体系、岗位管理、人才考核等实践工作,提出了“优化机构设置、重塑人才体系、多元考核评价、推动绩效改革”四个抓手,深化评价改革,推动教师评价回归学术本位和育人本位。
人才发展专委会学术委员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云海教授从论坛举办、课题研究、培训调研、相关成果等方面介绍了人才发展专委会开展人才研究的情况。
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学术桥总编吴报华介绍了学术桥作为人才发展专委会秘书处的职责与任务,核心是做好新时代人才服务工作,推动专委会的人才研究工作开展,尤其在人才引进、评价方面开展的服务实践。学术桥作为国内领先的人才服务平台,其专家库涵盖海内外50万专家,有力支撑开展了以“职称晋升外审、人才引进、人才项目遴选、聘期考核、国际评审”等十大类30多种场景的人才评审工作。同时在促进人才有序流动、海外高端引才、各类人才活动的组织策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
学术秘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秦冠英副研究员介绍了人才发展专委会重大课题CUSS项目(中国高校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追踪调查 China University Scholar Survey)的总体进展、阶段性成果和未来设想等情况。
与会高校人事人才负责人分别作经验交流。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武汉大学人才与专家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徐干城、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军、华中农业大学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赵希庆、郑州大学人事部部长吴超、湘潭大学人事处处长王协舟、江西财经大学人事处处长涂艳分别做经验交流。
徐干城围绕武汉大学人才引进情况、引进体系作了报告。学校通过实施“常规教师、弘毅学者、预聘-长聘”三轨并行的引才体系,针对学科特点,设置科学的人才引育指标及人才激励晋升政策,以人才推动世界一流高校建设。
杨军分享华中科技大学海外引才路径实践和模式创新,学校通过赴海外邀约、举办东湖论坛、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等方式,不断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人才精准引进。
赵希庆从华中农业大学的人才队伍建设、青年人才评价改革措施、青年人才发展等方面开展交流。通过完善青年人才引进体系、职称评聘制度、强化综合评估等综合措施,营造更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更好地支持青年人才全面发展、脱颖而出。
吴超分享了郑州大学在新时代人事人才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学校通过构建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路径,在人才引育、人才评价、人才激励等方面开展改革探索与实践,加强学科人才建设,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王协舟分享了湘潭大学的人才评价改革经验。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特点,通过回归一个核心、树立两个目标、坚持三个原则、落实四个抓手等思路与方法,明确人才发展导向,健全人才培育机制,推动教育评价改革。
涂艳分享了江西财经大学的人事人才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学校通过设置“百人会战”、“敏毅学者”等引才赛道,吸引优秀高层次学者来校工作。同时深化学院分类管理和实施岗位动态管理机制,优化教师任务体系,发挥制度激励作用。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高校人事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本次研讨会,学习到了不同类型高校的经验和做法,对未来工作启发很大,收获很多。希望人才发展专委会多举办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校人才发展与评价的研讨会和调研会,共同推进大学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玉媛、刘畅、龙涛
来源:人才发展专委会
- 518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