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政策宣讲及工作推进专题会,副校长刘元春、王轶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元春指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在政策导向和具体内容上主要出现了几个变化。一是“双一流”建设方式发生变化,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同时赋予部分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二是强调服务国家急需,重点从加快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发展国家急需学科两方面提出要求。三是对学科建设提出新要求,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强调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强调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四是加强人才培育工作,强调“青年人才培育工作”,并鼓励建设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数量,将博士后作为师资的重要来源。面对新变化,学校需要同步实施学科战略和空间战略,把握新校区建设机遇,思考如何对学科进行战略性重构和调整,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学科、培优学科建设,依托交叉科学研究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重大团队和重点基地,聚焦主题进行投入,形成突破性力量,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
刘元春指出,学校开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具备重要基础和比较优势。从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结果来看,学校学科建设质量较高,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流学科数稳居全国高校领先位置。同时,学校也面临挑战,已经获得学科建设自主权的学校优势更加突出,理工类院校支持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时具备资金体量优势,在某一学科领域极具特色的学校对人大传统优势学科带来挑战。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既要把优势做得更强,也要发展新的增长点,把各项工作做扎实。
王轶指出,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后,学校发展规划处立即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形成近2万字的分析报告。面对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首先需要回答好“怎么看”的问题。一是怎么看待最新政策。通过研究三部委发布的意见及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可以看到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获得学科建设自主权是一项关键任务。二是怎么看待新入选的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通过研究分析新入选高校及学科情况,我们应进一步提升自身建设水平,争取在重大项目、重大奖励、重大平台等方面有更突出的表现。三是怎么看待我们学校自身。从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结果来看,学校一方面坚持了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另一方面后备梯队建设有待加强,学科纵深度及拓展空间有待提升。
王轶指出,要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发挥更大优势、提升建设水平,必须找到“怎么办”的方法。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争取成为下一批拥有学科建设自主权的高校,抢占发展先机。要高度重视战术问题,利用好学校“十四五”规划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任务台账,确定关键任务、关键目标、关键节点。要加强学科建设,加大力度支持一流学科培优行动,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鼓励一批优势学科提升建设水平,在交叉学科上探索出新道路。当前,要做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结合专家意见,实事求是做好分析研究,深入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有力推动学校及学科建设。
发展规划处处长杨东主持本次会议,介绍学校2021年“双一流”建设经费统筹情况,指出2021年按照“坚持特色一流定位、强化学科重点建设、推动标志性成果产出、发挥激励引导效能”原则形成统筹方案,打响“十四五”规划开局之战。创新性设立“十四五”规划特别发展基金,对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基础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跨学科交叉平台等项目进行支持。首创性设立“双一流”执行激励基金和配比激励基金,向符合条件的单位开放申请,经严格评审,5家单位获得经费支持。相关基金的设立不仅推动和促进了各单位多干事、干大事,有力提升了经费执行绩效,同时也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的经费分配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新路。在2022年经费测算中,发展规划处将紧密衔接学校“十四五”规划及学校“双一流”整体建设方案,突出质量导向,重视标志性成果产出,加强绩效管理,实行动态调整,强化激励约束。
各学院(系)及相关部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 999 次浏览